2011-1-16 14:16
penguin2011
世界極品狙擊槍全集
世界極品狙擊槍全集[16p]
世界極品狙擊槍全集
二次大戰後一直到朝鮮戰爭結束,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狙擊手使用的狙擊槍還是以 m1903 為主。到了越戰開始時,由于 m1903早已停產,零件補充困難,海軍陸戰隊決定重新評估選擇新的狙擊槍。這次評估除了槍之外,也同時評估了瞄準鏡。在 5 種步槍(雷明頓 m600、雷明頓m700 adl/bdl、harrington and richardson ultra、溫徹斯特 m70、雷明頓 m700-40x )以及7 種瞄準鏡中,終于選定以雷明頓的 m700-40x 和 redfield 3x-9x accu-range 瞄準鏡做為正式狙擊系統,定名為m40 狙擊槍。
[color=#0000ff][/color]
早期的m40是木制槍託,在越戰時候暴露出種種問題。
越南氣候炎熱、濕度高,在這種條件下作戰,需要特別注意保護其木質槍託,要經常清理自由浮動式槍管導槽,給槍託灌蠟密封,以減少木質槍託膨脹或收縮。各海軍陸戰師的裝備報告指出,從北方的胡志明小道到靠近峴港的55號丘陵,這一地區的整個地帶,只有少數m40步槍可以使用,而其他大部分步槍均從戰場上撤了下來進行維修。1969年6月,第1海軍陸戰師偵察狙擊分隊配發的82支m40步槍中,僅有45支投入戰鬥,其它22支因性能不可靠等問題被擱置一旁。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alt="" src="http://img3.pcpop.com/upimg3/2006bak/7/21/0001439890.jpg" >
于是,陸戰隊在 1973 年越戰結束後開始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對 m40的改良:首先採用了不鏽鋼槍管,以提高耐蝕性;接著改用玻璃纖維槍身以及溫徹斯特 m70 的扳機護弓及彈倉底板;更改良了瞄準鏡的底座;最後在1977 年採用固定 10倍倍率的 unertl 狙擊鏡(sniper scope)。這就是今天的 m40a1。不過 unertl狙擊鏡也只是過渡時期的裝備,當後來 leupold 生產的 ultra m3a瞄準鏡成為美國軍方正式採用的瞄準鏡後,陸戰隊採用換修的方式,將損壞的 unertl 狙擊鏡換成leupold。由于逐步替換,因此現在陸戰隊仍有少數 unertl 在使用中。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alt="" src="http://img3.pcpop.com/upimg3/2006bak/7/21/0001439896.jpg" >
4.口徑 7.62x51mm nato (.308 win)
作用方式 毛瑟型栓式手動槍機
重量 6.57 kg (14.45 lbs)
全長 1117 mm (43.97 inch)
槍管 610 mm (24 inch) 重型槍管,6 條膛線右旋,纏繞距 305mm (1:12)
給彈系統 5 發內裝彈倉
扳機系統 m40/x 兩段式軍用扳機,3 - 5 磅扣引壓力可調整
瞄準系統 10 倍 unertl mil-dot 狙擊鏡(附彈道高低修正鈕,bdc)或 leupold ultra m3a 10x42(mil-dots)瞄準鏡
有效射程 800m (875 碼)
槍身 mcmillan 玻璃纖維
準確度 1 moa(使用 m118 子彈),0.5 moa(使用 m118lr 子彈)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alt="" src="http://img3.pcpop.com/upimg3/2006bak/7/21/0001439912.jpg" >
5.狙擊手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alt="" src="http://img3.pcpop.com/upimg3/2006bak/7/21/0001439926.jpg" >
1996年,美國海軍陸戰隊開始為現役的527支m40a1尋求替代品,設計新的狙擊步槍,這個方案的結果就產生了m40a3。m40a3同樣是以雷明登700為基礎,採用新的瞄準鏡座和護木,槍託為麥克米蘭a4槍託,可以調節槍託底板長度和貼腮板高度,m40a3發射改良的m118lr(遠距離)彈。生產m40a3的工廠仍然是m40a1的生產廠。現在,m40a3正逐步替代m40a1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alt="" src="http://img3.pcpop.com/upimg3/2006bak/7/21/0001439943.jpg" >
m40a3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alt="" src="http://img3.pcpop.com/upimg3/2006bak/7/21/0001439949.jpg" >
m82a1半自動狙擊步槍,採用槍管短後坐原理,半自動發射方式。槍管短後座原理是著名槍械設計師勃朗寧(john m. browning)開發的,而巴雷特將這種原理改進使之適合作為肩射武器的自動原理。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alt="" src="http://img3.pcpop.com/upimg3/2006bak/7/21/0001439965.jpg" >
分解圖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alt="" src="http://img3.pcpop.com/upimg3/2006bak/7/21/0001439983.jpg" >
軍規版m82a1m,海軍陸戰隊使用
主要做了一下改良:
延長了m1913路軌的長度,使其能配合不同的光學瞄具、夜視以及熱能瞄具。
可拆卸腳架及尖錐體的腳尖
在尾託下方加上單腳支架,使槍手在長時間人物中節省體力
快拆式提把
輕量化槍機上膛組件,減輕了500g
可調式鏡碼
可拆式制退器,以便在戰場上更換槍管
新的後準星以適應軍方彈藥的長距離射程
裝了消音器的m82a1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alt="" src="http://img3.pcpop.com/upimg3/2006bak/7/21/0001439999.jpg" >
以色列的狙擊手,據說這種帽子可以使腦袋和身體看起來不成比例,更加安全一點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alt="" src="http://img3.pcpop.com/upimg3/2006bak/7/21/0001440008.jpg" >
英國的狙擊手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alt="" src="http://img3.pcpop.com/upimg3/2006bak/7/21/0001440014.jpg" >
m82a1的無託結構型(bullup),可以扛在肩上射擊。據說是為了對付阿富汗戰場上的直升機而決定改進的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alt="" src="http://img3.pcpop.com/upimg3/2006bak/7/21/0001440017.jpg" >
m98是巴雷特公司第一次生產出中口徑半自動狙擊步槍,導氣式自動方式,比賽級的高精度槍管,槍管前方有一個小型的v形制退器,機匣頂部有安裝瞄準鏡的ris導軌。上機匣為鋁合金,下機匣為鋼制件,槍託為玻璃纖維材料,護木則是聚甲醛樹脂制品。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alt="" src="http://img3.pcpop.com/upimg3/2006bak/7/21/0001440034.jpg" >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alt="" src="http://img3.pcpop.com/upimg3/2006bak/7/21/0001440035.jpg" >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alt="" src="http://img3.pcpop.com/upimg3/2006bak/7/21/0001440036.jpg" >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alt="" src="http://img3.pcpop.com/upimg3/2006bak/7/21/0001440039.jpg" >
【轉載】真實背影以色列狙擊手
這是一雙十分老練的手,沉穩有力,鋤黑修長。此刻--一個美麗的早晨,太陽剛剛升起,大地一片金黃--一支7﹒62公厘口徑的加利爾狙擊步槍就托在這雙手中,在清晨的草叢中緩緩移動,帶十字線的瞄準鏡跟隨著一個在清晨中漫步的人影,如同一個電視螢幕,將十字線墨印到一隻碩大無比的頭顱中間。手指慢慢扣緊,自動步槍歡快地躍動了一下,立刻,瞄準鏡中一片血紅……
數不清這是第幾位死難者了,也無法找到誰是殺害他們的元兇。但人們知道這雙手-甚至許許多多雙同樣的手,在清晨或黃昏,在樹林或草叢,神出鬼沒,只有死亡出現人們才能察覺到它們的行蹤,因為它們代表死亡,因為它們是“以色列殺手”--以色列狙擊兵。
狙擊手,在古代的日本,又叫做“忍者”。這個名稱令人引起神秘、冷酷又浪漫的聯想,似乎那是個存在於另一個幻想世界的名稱。但是,由美籍狙擊顧問克拉麥所率領的以色列狙擊部隊,正是活躍在中東這個戰火不斷之地的“現代忍者”。
你害怕腦漿嗎?
“以色列殺手”的出現及威震世界,其首功應歸於克拉麥這位狙擊界的“大師級”人物,他用獨特的訓練方式使他的學生們具有了一雙雙沉穩老練的手,使這些手如同生來就是扳動狙擊槍的。
由克拉麥所開設的狙擊手訓練學校,每一期接受約50名以軍各單位一流射手的入學申請。他們本就是各部隊中精跳細選的神射手,但克拉麥的要求更嚴格:他們每個人在實戰中不管是對0或1000米的 任何目標,都必須第一發即命中。對來申請入學的射手,除了衡量其各項背景資料及射擊技術基礎外,最重要的是面試中所問的唯一問題:“我們要你做的事很簡單,就是用你的眼睛從狙擊望遠鏡中去搜尋目標,找到目標後,冷漠地扣下扳機,然後看著敵人頭部迸出腦漿和血漿。你願不願意作這種事?”凡是回答時稍有猶豫的人,馬上便淘汰掉,因為狙擊手是沒權利猶豫的。如此,50名申請者中最後僅有15人能有幸繼續“深造”。
在射擊訓練的課程中,克拉麥並不使用一般的人像平面靶,他將木靶穿上敵軍制服並在裏面塞滿於草,然後把番茄醬倒入塑膠袋中並戴上帽子,作為靶頭。他這樣做的理由是:“你可曾在戰場上看過敵人在胸部掛著一塊白色木板,上面還畫圓圈、標數字的呢?敵人不會站起來擺姿勢讓你打,他們只會象老鼠一樣從掩體內伸出頭部窺視四周,我要你打的就是那顆老鼠頭。要你平時就熟悉腦殼破裂進出像番茄醬一樣的血漿的血腥鏡頭,你不能被嚇倒,眼睛不能離開狙擊鏡。儘管鏡頭裏出現的是血淋淋的一幕,你也要安靜地看下去,看他是不是真的死了,沒有,再補一槍。你要是不能適應,甚至起了罪惡感,那麼你下一次扣扳機時便會猶豫,再下一次,你會發現進出血漿的將是你的頭,而且是被一顆蘇制7﹒62公厘彈頭結束你的狙擊生涯。”
總理夫人的生命可值幾發子彈?
克拉麥的狙擊學校設在沙漠。在這封閉而偏僻的沙漠中,射手們可以不受戰火干擾地全心接受訓練。這裏有他們自己所建的1000米長距離靶場,同時還擁有上級特別配發的250萬發子彈,可供學員在為期13周的嚴格訓練中無限制地練習射擊,讓他們連睡覺作夢都在射擊。也許他們分配到前線,在戰場上消耗的實彈數目也不過才數百發,甚至只有數十發,但是用成千上萬發實彈練習所“養出來”的數十發實戰射擊彈頭,顆顆都會嵌進敵人的腦殼或心臟。 在克拉麥創校之初,以色列總理曾訪問該訓練學校,在學員精湛的射擊表演後,總理問他訓練這批射手每天要耗費多少於彈?克拉麥回答說每人每天約200或300發。總理又問這種耗費是不是賂嫌昂貴了一點?克拉麥幽默地回答:“總理先生,您認為你夫人的生命一天可以值幾發子彈?”
在訓練結束時的測驗中,他的學員必須在20秒內於任何被要求的距離中找到目標一擊命中,還要接受如何用狙擊步槍進行30米以內的近戰訓練,讓他們能夠手持重達14磅的狙擊步槍依然像突擊隊員那樣衝鋒陷陣。在每個人接受近2萬發實彈射擊訓練後,他們不但成為狙擊高手,同時又能以星光夜視狙擊槍在黑暗中擊中200米外的移動目標頭部,成為狙擊手中的狙擊手。
克拉麥費了相當大的心血來調教這些優秀狙擊手,是因為以色列從前並不重視狙擊戰的應用及狙擊手之培養與狙擊裝備的添置,因此在數次戰役中吃過許多敵軍狙擊手的悶虧。埃及很早就由英國代訓狙擊手,而敘利亞人不但從蘇聯狙擊顧問處訓練射手,而且還從奧地利購進數千枝狙擊槍和最先進的夜視光學瞄準具。中東戰場實則已經暗中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狙擊戰”。克拉麥不僅要讓以色列狙擊手急起直追,甚至還要超過所有敵方的狙擊手。即使在結束訓練時,克拉麥仍不斷地訓示隊員:“我的隊裏沒有二流的人物。”
“迷你砲兵”
克拉麥歷來將狙擊手視為“個人砲兵”,他希望他所訓練的狙擊手能散佈到最前線的每一個步兵班裏,只有如此才能使其發揮影響一場戰役結局這樣一種重要作用。 克拉麥不斷向配置狙擊手的基層部隊軍官灌輸這一觀念,要求他們把狙擊手視為個人配屬的砲兵級長程火力:當你遭到敵人砲火圍擊時,你不可能像美國那樣隨時隨地都可以呼叫空中或地面砲火支援,況且斑排裏的武器大都是有效射程200米或300米的槍械或火箭簡。因此你必須即時派出狙擊手,尋找有利射擊位置在800米或1000米外將敵軍砲手或其它長程武器組員擊斃,形成干擾與威脅性的壓制射擊,使敵軍砲火受到牽制甚至停擺。因此,狙擊手在中東戰場上成了一種“長程求生武器”。
舉個實例來說,在南部戰區,以色列的步兵排常遭到典型的攻擊形態為:敵軍先用機槍從1000米外施以壓制性掃射,將步兵排因在原地,使重型迫擊砲有充分的時間輪番砲轟。而現在以軍的應付措施,便是派出排裏的狙擊手,以放大6倍或12倍的狙擊望遠鏡找到敵機槍陣地和砲陣地,迅速干掉他們。即使沒有命中,對方也會停止射擊趕快掩蔽,並設法轉移砲陣地。在這空檔中,以軍被因的步兵排便可轉至安全區域。 假使對方也應用狙擊手,克拉麥很有自信地說:我訓練的狙擊手原本就是用來獵殺對方的狙擊手。”他的學生們在部隊遭攻擊後,能於20秒內找到對方狙擊手的位置,然後結束他的生命。接著再干掉對方的無線電通訊兵,切斷敵軍呼叫外援的機會,讓敵軍班排之間失去聯絡,互相無法得知或交換被狙擊手攻擊的情報。然後在敵軍步兵有效射程兩三倍距離外,‧一個-個“點名”。就這樣,克拉麥的狙擊小組有過“吃掉”敵軍一個整排的紀錄。
由於他們在多次戰役中成功地扮演了“砲兵”的角色i所以以軍步兵親切地稱他們為“迷你砲兵”。
秘密暗殺隊
在以色列入侵貝魯特驅逐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戰役中,以軍共動用47名專業狙擊手,其中有27名分配給總數達10萬人的部隊,另20名則組成兩個狙擊隊由克拉麥率領,分別執行上述的兩種基本狙擊戰術。
在這場戰役中,克拉麥將他的手下每兩名分為一組,用於執行秘密任務。他們探訪街巷內的黎巴嫩陸軍或基督教長槍黨士兵;在蒐集情報的同時,還故意散播謠言,說是以軍派遣了大批狙擊手佈置在貝魯特市區內,因為他們深知敵方必然也會透過黎巴嫩陸軍或基督教長槍黨士兵收買以軍的情報。結果,敵方因相信以軍佈置了許多狙擊手,而不在貝魯特市區內進行明顯軍事活動,以免成為狙擊手的活靶。後來,克拉麥又要他的手下混在黎軍諸教派軍隊的零星式交火中,盡量格殺敵方人員。因為以軍的飛機大砲坦克目標大而易辨認,在多國維和部隊監視下必須乖乖如數撤離黎境。然而貝魯特失去內因政治內訌引起的鎗戰卻是維和部隊無法禁止的,即使有人被槍殺,也會誤認為介入黎巴嫩教派內戰所致,而且以軍還偶爾使用俄制武器,使對手查不出是誰干的。在這場戰役裏,以軍狙擊手扮演的角色又成了“秘密暗殺隊”。
攻擊新目標
有了前面所述之各項成功戰術應用,以色列陸軍對狙擊戰已有相當多的經驗及獨到的心得。目前以軍的狙擊戰術已開始擴展到包括對敵裝甲部隊、導彈部隊、直升機和機場的狙擊。
在反裝甲狙擊戰術應用上;克拉麥將每一名狙擊手配置到一個步兵反裝甲導彈(或火箭)小組內。在發現敵軍裝甲部隊位置後,先讓反裝甲武器人員尋找有利發射位置後埋伏起來,當敵軍戰車進入700米射程時;狙擊手們在指揮官的齊射命令下達後,瞬間擊斃所有戰車上的車長。這與美軍發展中的同類狙擊戰術不同,美軍是先格殺駕駛員,讓戰車失控成為待宰的羔羊,且駕駛員的位置與砲塔隔開,任何想救他或取代他駕駛的裝甲兵都必須暴露於車外,又成為下個狙殺對象。
但克拉麥認為,戰車的座位分配往往是駕駛座員最前,中間左右坐兩名裝填手及瞄準的射手,右後方是車長,坐最前面的駕駛員一死,後面的人員容易立即發現而以無線電通知其他戰車防範。根據經驗顯示,坐最後面的車長不論擊斃後死在車內或車外,往往有將近10秒鐘時間,坐前面背對車長的砲手及駕駛員仍難發覺,而車上負責通訊與瞭望的多半是車長,於是車與車之間失去聯絡,彼此無法預警。在短暫的10秒鐘內,多處埋伏的以軍反裝甲射手立即將所有已進入600米射程的戰車由後往前依序摧毀,一次就可以解決一個車隊。
在直升機狙擊戰方面,克拉麥則是將所有狙擊手編成一個個小組,安排在以軍裝甲部隊前1000米左右,一旦發現敵軍攜有反裝甲導彈的武裝直升機接近,立即通知後方進入警戒,同時根據戰前訓練,辨認出該機的駕駛員核導彈射手艙位置,及該機結構最脆弱部位,每兩三名狙擊手對付一架直升機。經驗顯示,一架直升機在m26半自動狙擊步槍快速連發約20發後即可被摧毀。
機場封鎖戰在整套擴充戰術中更是最容易執行的戰術,狙擊手們只要在敵境機場四周佈置幾個活動據點,觀察清楚整個機場情況後,日夜監視伺機而動。狙擊手們所攜帶的7﹒62公厘口徑狙擊槍,事實上無法直接有效摧毀機場的飛機,但是掛上副油箱及火箭炸彈起動待發中的飛機,以及起降中的飛機卻非常脆弱,只要機翼、油箱或駕駛座艙蓋被擊中,飛機便難逃失速墜毀或起火爆炸的命運,況且所有地勤及飛行員的生命全在狙擊手的掌握中。這樣整個機場也就因而癱瘓下來。
結語
以色列在實戰經驗中所獲得的狙擊戰術心得以及根據經驗所發展的新戰術,對於久經戰火洗練的國家而言,確實是相當寶貴而值得學習的經驗。克拉麥所率領的以色列狙擊部隊就象蟄伏中的“忍者”一樣,隨時都準備接受特別任務的命令,在下場戰役中對敵展開致命的“必殺攻擊”!忍者,從不是幻想中的名詞。
[ last edited by dangery2k on 2008-3-16 at 11:04 am ]